参考解答
唐宋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这八位文学家被称为唐宋八大家,是因为他们卓越的古文成就。这八位大家也是写诗的高手。
扩展资料:
1、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昌黎(今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明人推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
2、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运城),世称柳河东。
3、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4、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世称“老苏”。
5、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6、苏辙(1039-1112),字子由,晚号颍滨遗老,又号栾城。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轼之弟,世称“小苏”。
7、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今江西东乡)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8、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江西南风)人,世称“南丰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文章来源:http://www.datiba.cn/ask/zj34j27047.html
教育知识
最新问题
- 现有A物质和B物质在所测试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A35.736.
- 右图为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t1℃时 B物质的溶解度为40
- 甲 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t1℃时 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
- 某溶液的酸碱度从pH5降至pH3 问氢离子浓度改变了多少倍( )A.2倍B.20倍C.200倍D.2
-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g”。根据这一条件及溶解度的含义 判断下列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A.100g
- 根据右图判断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aCl和NH4Cl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
- 下图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60℃时 氯化铵 硫酸钠的
- 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下面的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温度/°
- 右图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B.100g
- 右图所示曲线a b c分别代表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1 ℃时 三种物
- 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根据此表回答(1)60℃时 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 右图是甲 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10℃时 等质量的
- 据《说文解字》记载 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A
- 运用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B是________的溶解度曲线。(2)60℃时
- 甲 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A.40℃时 甲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