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解答
施耐庵。《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经过殿试,高中进士,步入官场,因看不惯官府的黑暗,愤然辞职,在教书之余,收集素材,用毕生精力写出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被誉为华夏之瑰宝。
争议:
有人认为,《水浒传》的作者不是施耐庵。其理由有三:
1、明代代嘉靖年间还没有公开在小说卷首署上作者真名的惯例,所以《水浒传》上所署的施耐庵也并非真实姓名。
2、《水浒传》中的不少地名都是明朝的建制,这是元末明初人不可能写出来的。可见,《水浒传》不是元末人施耐庵的所品。
3、有人查了《施氏长门谱》,序言说中说自明迄清所传族谱已消亡,此谱系“访诸老,考诸各家实录”修辑而成。有人经仔细辨认,行外旁注“字耐庵”三字笔迹墨色与他字有异,可能是抄录后增添的。又根据此谱体例讳(名)、字排列分明的特点,原文应为“讳彦端,字耐庵”,而不会写成“彦端公,字耐庵”。 可见,施彦端实在是有“名”无“字”,后人窜入之“字耐庵”三字,实与施彦端无关。
那么,不是施耐庵会是谁呢?有学者就认为应该是罗贯中,鲁迅、俞平伯也是这种看法。但是,又有人提出疑问。罗贯中是《三国志演义》的作者,在这一点上,不存在争议。而《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两部小说,在语言风格上完全不同。前者用的是浅近的文言,后者却出之以通俗的白话。说它们出于同一作者笔下,实在很难叫人认同。此外,两本书的写作水平也不在一个档次。惠康野叟在《识馀》中说:“二书深浅工拙,如天壤之悬,讵有出一手之理?”
有人说是施耐庵和罗贯中和写的,但是人们发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战争场面十分生动,地理位置也大都与实际相符,而《水浒传》则不然,地理位置错误百出。作为合写的罗贯中,肯定会改正地理位置混乱的错误。
当然,也有人认为是集体创作,因为水浒故事流传依旧,可能是几个人分别写几段,之后汇集到了一起。因为该书, 真正精彩的篇章,都集中在前四十回的几个主要人物,如鲁智深、林冲、宋江、武松、李逵等人身上。这四十回,无论是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乃至语言风格,都是一个整体,是《水浒传》不断发展的核心。其后的许多情节、人物,都是在这个基础上赘加而成,显示出松散零乱,不断地拉长、拼凑的特点。
最后,这些片段经过出版商、文化人,如施耐庵、罗贯中、金圣叹等编纂出版。当然,《水浒传》的作者究竟是谁,在学术界上,到现在还没有定论!
文章来源:http://www.datiba.cn/ask/z284269461.html
教育知识
最新问题
- 某蛋白的等电点为4.8 它在pH8.2的缓冲液中属何种离子性质A.正离子B.负离子C.中性离子D.不
- 空气质量日报是环境监测部门对一个地区空气质量情况所做的监测报告.目前计入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是可吸入颗粒
- 绿色能源不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污染 以下属于绿色能源的是A.氢气 B煤 C.石油 D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的硬度比石墨大B.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 汽油是最理想的燃料C.随意抛弃废
- 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硫排入大气中会形成酸雨
- 环境和能源问题是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热点 请回答下列问题:(1)现在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 常见的化
- 环境的问题备受关注。(1)化石燃料煤 石油和 的燃烧 造成了温室效应 控制二氧化碳排放
- 下列有关环境保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为了减少环境污染 提倡有限制的使用塑料制品.B.使用车用
- 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是A.吸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CO 对健康有害B.装修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是甲醛
- 新材料的发现和使用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同时也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当前 我们亟待解决的“白色污染”
- (2012?天津)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 以彰显化学对知识进步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做出
-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可以帮助人类认识 改造世界。(1)减少煤 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 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 主
-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节约保护水资源 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下
- 2011年4月11日 苏州市环保局开始试报的一项新空气污染指数项目是A.二氧化硫 B.可吸入颗粒物